首页

日本美脚视频

时间:2025-05-30 04:00:52 作者:“雪龙2”号圆满归航:首次秋季南极考察推动国际合作新模式 浏览量:26487

  中新社海口5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新闻通气会29日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停泊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雪龙2”号完成航程4万余海里的南极秋季考察,联合8国12位科学家探索罗斯海生态奥秘,并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开启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的极地合作新模式。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此次考察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也是中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抵海南海口,共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

  考察联合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王金辉表示,这次考察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图为“雪龙2”号的直升机停机坪。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今年时值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考察队领队助理、“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在归航途中,“雪龙2”号应邀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泰国诗琳通公主出席“雪龙2”号欢迎仪式。其间,中、泰两国科研机构举行了极地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还举办了科普教育展览。据了解,2016年来,已有15名泰国科研人员参与中国极地考察。

  王金辉介绍,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累计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考察队副领队何剑锋说,本航次主要在水体结构、低营养级生物、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3个方面有新发现。其中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考察队发现了罗斯海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气象局公布2023年度气象高质量发展十大进展

“我姑婆和家人今年从美国波士顿回台山过中秋,回国之前已叮嘱,让我到时买两盒锦肉月饼、两盒冬蓉月饼带过去给她。”台山市民雷女士称,近期她发现,周边很多朋友的海外亲戚回台山过中秋,都喜欢买锦肉、冬蓉、豆沙等台山特色月饼。

2024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开幕

“嬷啦,咱们这是要去哪里啊?”边国光关切地询问着,同时迅速跑下车去,热心地搀扶着老人上车。老人名叫格桑卓玛,住在城关区蔡公堂乡,今年83岁了。当天,她特地赶往西郊安居苑,想去女儿家中抱抱可爱的曾孙。边国光立即表示,将免费把老人送到目的地。格桑卓玛笑得合不拢嘴:“这位师傅的车子好干净,服务也周到,难怪车上有雷锋标志。”

外卖诗人王计兵:生活给我铺展了道路 我肯定要向前奔跑

“本次挑战的项目是‘最大规模的传统中医课’,而天灸晒背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则以此申报该项纪录。”活动现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熊文表示,该纪录之前保持在参与人数1014人,因此本次活动的首要目标就是对参与人数发起冲击。

点亮星火积流成河 浙江瑞安乡贤“人人慈善”的公益远行

在美国务卿布林肯6月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就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布林肯还向中国外长发出访美邀请。8月份,美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方对于中国外长的邀约“仍然有效”,但未表示中方是否接受邀请。一个月后,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米勒再次表示,期待王毅能够访问美国。

国家发改委谈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进展:已形成修订版

开幕式以红娘串联整场文艺演出,融合秦晋两省文化元素,分“千古绝唱”“千回百转”“千帆竞进”三个篇章展开,通过情景讲述、歌曲等文艺形式讲述古往今来真挚热烈的爱情故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